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介绍 >> 检验科>> 科普文章 >>正文

科普文章

【睛心检验】检验科抽血窗口前的那些“为什么?”

浏览次数:
字号:+-14

微信图片_20250811133142.jpg

在检验科抽血窗口,你是不是也问过类似的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盘点一下,检验科抽血窗口那些常见的“为什么”,超实用的检验科知识get起来~

微信图片_20250811133145.jpg

1、护士,我抽这么多血会不会贫血呢?

正常人的血液容量与体重密切相关,一般为体重的7%-8%,总量为4000-5000毫升。平常抽血时,我们把检测项目所需的血标本抽齐,但总量也仅有几毫升到十几毫升,对于全身的血量而言微乎其微,而且机体造血功能正常很快就会恢复,所以不会造成贫血。

其次,我们身上大约只有70%左右的血液会在体内参与循环,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另外30%左右储存在肝、脾、肺等“血库”中,人体自身储存血液的“血库”也足以应对紧急抽出的血液。

2、护士,我晕血(晕针)怎么办?

微信图片_20250811133146.jpg

晕血(晕针)是生理表现,更是心理现象,也可能跟体质、个性差异有关。有晕血(晕针)史一定要及时告诉医护人员,以便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请家属陪同进行采血,在采血时正确深呼吸、全身放松,并闭上双眼,将头部偏向一侧,避免目睹采血过程,有利于减轻疼痛感,减少不良刺激。另外,我们医护人员的技术纯熟、操作利索迅速会尽最大努力避免您晕血(晕针)的情况发生。

3、护士,我的血为什么比别人的黑,是上火了吗?是不是因为我的血稠呢?

日常检验所采集的是静脉血,由于静脉血是体内循环中,经过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和物质交换后的血液,含氧量比较少,含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产物比较多,因此静脉血常成暗红色或黑红色,这也表明血液含有较多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不同的人血液粘稠度不同,不能单凭外观颜色等信息判断您是否上火或血稠

4、护士,我抽血后针眼处怎么出现淤青或鼓包了?

微信图片_20250811133148.jpg

由于静脉抽血时采血针不仅要刺破皮肤表面,而且还要扎入静脉血管,所以皮肤表面的针眼并不一定与血管壁上的针眼在一个点上。按压时仅仅用一根手指压住了皮肤表面的出血点,而并未能有效按压住血管上的出血点,则会出现渗血、瘀血的情况。

正确的按压方法:抽血时,其实有两个针眼,一个是皮肤上的针眼,一个是血管上的针眼,抽血完毕后,要胳膊肘部伸直,用手指把两个针眼都按住,即皮肤针眼往上按一点,至少按压5到10分钟,这样就不会出现皮下淤血了。

一般情况下,出现鼓包和淤青不需要做特殊处理,亦可在24小时内予以局部冰敷,或24小时后局部热敷帮助消肿。如果症状未好转,甚至加重,出现红肿热痛,要及时就医处理。

5、护士,我先抽的血,为什么我的报告还没出来?

采血后不同检验项目的标本需要进行不同处理和检测,所需时间不同。例如:1.常规项目:血常规等常规项目出结果较快,而肝肾功能等生化项目则可能需要较长时间。2.特殊项目(如基因检测、细菌培养)需更长时间,例如:①微生物培养依赖细菌生长周期,可能需3-7天;,②外送检测需将样本送至第三方实验室,运输和排队时间延长。此外,标本量突增、检验结果异常需复查等情况也会导致报告延时发布。

以上是您采血时常碰到的一些问题与疑惑,希望这些科普小常识,能对您就诊时有所帮助。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检验科简介

微信图片_20250811133150.jpg

检验科是一旨在为诊断、预防、治疗人体疾病或评价人体健康提供信息的综合性、现代化临床医学实验科室。拥有临检、生化、免疫、微生物等多个亚学科专业实验室;同时配备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流水线、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流水线、全自动尿液分析系统、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系统等高端检测仪器设备。

科室严格按照ISO 15189的要求建立、运行质量体系并实现“云平台”管理,一贯秉承“准确、高效、科学、公正”的质量方针,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目前科室已开展检测项目255项,参加国家卫健委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项目155项, “京津冀鲁”和北京市检验结果互认要求项目119项。

检验科始终致力于推动检验医学与临床实践深度融合,不仅为临床诊疗提供客观依据,更以科普服务大众,帮助大众读懂检验报告背后的健康密码。未来,检验科将持续精进技术、优化服务,以专业与温度,成为大家健康路上值得信赖的“幕后守护者”!

咨询电话:68688877-6626

地址: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门诊楼二楼西北角检验科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 相关文章 | 相关咨询 | 相关视频 | 相关疾病

相关科室

  • 【通知公告】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2025年春节门急诊工作安排
  • 【睛心检验】检验科多技术联合精准鉴定急性泪囊炎少见致病菌
  • 【睛心检验】检验科抽血窗口前的那些“为什么?”
  •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拟录用工作人员公示
  • 【睛心检验】尿常规检查里的健康密码,您看懂了吗?
  •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2024年人才引进骨干人才、博士后招聘笔试及实际操作能力测试通知
  • 【通知公告】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2025年清明节门急诊工作安排
  •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服务公告
  • 【睛心检验】细菌、真菌—检验科是如何区分这些“坏家伙”的?
  • 【睛心检验】HLA-B27和葡萄膜炎:眼睛里的“免疫小剧场”
  • 【睛心检验】血管条件不好,采血前别拍打,正确应对看这里!
  • 【睛心检验】ALT和AST:肝脏健康的“晴雨表”
  •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人才引进学科带头人、骨干人才、博士后招聘公告
  • 【眼科医院健康科普】血液里的“隐形卫士”:网织红细胞
  • 【眼科医院健康科普】生活中的隐形“敌人”—过敏原
  • 【眼科医院健康科普】吹口气就能查胃病?揭秘检验科的13C呼气试验!
  • 优化就医环境,提升服务水平—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检验科流程优化工程项目顺利通过联合验收
  • 【眼科医院健康科普】“过敏原检测”的重要意义
  •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对“生化免疫分析流水线”的调研公告
  • 智慧检验 协同创新——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检验科成功举办业务岗位练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