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科普 >>健康知识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健康知识

【眼科医院健康科普】黄斑变性可不是老年人的“专利”

发布时间:2025-10-14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25岁的小李是个十足的“剧迷”,常常熬夜追剧,一追就是好几个小时,眼睛都不眨一下。哪怕是在关灯后,小李依旧在黑暗中抱着手机,沉浸在剧情里。最近,他总感觉看东西不对劲,眼前好像有个黑影晃来晃去,看直线都变弯了。吓得他赶紧来到医院。经过详细检查,小李被诊断为黄斑变性。他一脸懵地问道:“我这么年轻,怎么会得这种老年人才得的病?”

其实,黄斑变性可不是老年人的“专利”!

如今,越来越多像小李这样的年轻人,因为不良的生活和用眼习惯,加入了黄斑变性患者的队伍。

一、什么是“黄斑”?

黄斑,在我们眼睛里就像一个精密的“小摄像头”,也被称为眼底的“4K高清区”。虽然这是个只有5mm的黄色小斑,却是个决定我们能否看清爱人笑靥、辨别钞票真伪的视觉核心区。一旦黄斑出了问题,视力就会受到严重影响。以前,大家都觉得黄斑变性是岁月给老年人的“特殊礼物”,可现在情况变了。如今年轻人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蓝光直射眼睛;昼夜颠倒,眼睛得不到充分休息;再加上高糖高脂饮食,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就像给眼睛埋下了一颗颗“定时炸弹”。如此一来,黄斑病变的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礼遇”了。

640 (3).jpg

二、什么是“黄斑变性”?

黄斑变性是指由于年龄、遗传、不良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使黄斑发生萎缩或代谢异常的疾病。其主要表现为单眼或双眼中心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症状,并逐渐加重。严重者可失去白天视力、色觉,甚至失明。黄斑变性的病理机制主要与黄斑区长期慢性光损伤、脉络膜血管硬化、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老化有关。大家所认为老年人“专属”的“礼遇”,又被称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是黄斑变性的一种重要类型,大多发生于45岁以上,其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是当前中老年人致盲的重要疾病。

三、当代年轻人的“伤眼四重奏”

1.电子设备日均使用14小时

有研究显示,黄斑病变和经常看手机等电子设备有一定关系。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屏幕会发出蓝光辐射,这种辐射会对眼睛产生损害。长时间暴露在蓝光下,视网膜色素会被干扰,从而引起黄斑病变。

2.熬夜

熬夜时视网膜耗氧量激增300%,因此,长期熬夜会让眼睛缺乏足够的休息时间,导致视力逐渐下降,影响视网膜细胞的正常代谢,从而引起黄斑病变。

3.吸烟

吸烟是黄斑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烟草中的化学物质会让黄斑区叶黄素浓度下降40%,可能损害血管,影响视网膜的血液供应。

4.长期侧躺刷手机引发单眼慢性光损伤

 四、守护黄斑的中医智慧

中医在眼底病的日常保健方面,有着独特的方法和优势。中医讲究整体观念,认为眼睛和全身脏腑经络都有关系。通过疏肝、补肾、健脾多靶点改善眼底微环境,并且可以早期干预,对视物模糊、眼前黑影等亚健康状态有独特辨证优势。

1.穴位按摩

按摩是个简单有效的方法。每天晨起花几分钟,用拇指关节刮按攒竹穴、鱼腰穴、丝竹空穴、睛明穴、四白穴、太阳穴等眼周穴位,就像给眼睛做“保健操”,能促进眼周血液循环,让眼睛得到滋养。

640 (4).jpg

2.食疗

食疗也必不可少。多吃富含叶黄素、维生素A、C、E的食物,比如胡萝卜、蓝莓、菠菜等,就像给眼睛补充“营养剂”。中医还会根据个人体质,推荐一些药食同源的食材,像代茶饮(枸杞10g+菊花3g+决明子5g,泡水喝,能清肝明目)及食养方(猪肝菠菜粥辅以核桃黑芝麻糊,能滋补肝肾)。

3.情志调节

中医的情志调节也很重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为情绪波动也会影响眼睛健康。就像古人说的“肝开窍于目”,肝脏的气血通畅,眼睛才能明亮有神。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黄斑变性,预防大于治疗。大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和用眼习惯,定期检查眼睛。别等眼睛“抗议”了,才后悔莫及。让我们一起爱护眼睛,告别“小迷糊”,拥抱清晰视界!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