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健康知识
【睛彩视界】带你了解眼底血管造影
一、什么是眼底血管造影?
眼底血管造影是眼科医生的有力武器,对眼底疾病的诊断、鉴别及预后判断都具有重要意义。这项技术是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荧光素钠或吲哚青绿),当造影剂循环至眼底血管时,同时使用特殊眼底照相机拍摄视网膜照片,并记录造影剂在眼底血管的动态循环过程,有助于眼科医生对眼底血管的状况进行详细评估。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眼功能检查科现拥有三台进口眼底血管造影仪,分别为:①德国海德堡SPECTRALIS HRA ②德国ZEISS FF450 ③日本TOPCON TRC-50DX IA。
二、哪些患者建议做眼底血管造影?
1、眼底血管性疾病:视网膜动脉或静脉阻塞、Coats病等;
2、全身病引起的眼底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大动脉炎等;
3、黄斑疾病:老年性黄斑变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脉络膜新生血管等;
4、视神经疾病:视神经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盘小凹等;
5、炎症性疾病:葡萄膜炎、急性视网膜坏死、原田病、白点综合征等。
例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做完造影后可观察到肉眼难以分辨的病灶(如微血管瘤、新生血管、毛细血管闭塞等),有助于明确眼底病变程度,对激光治疗眼底病有辅助作用。
对于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做完造影后有助于判断病灶是否存在脉络膜新生血管以及评价新生血管的活跃程度,可为临床医生指导下一步治疗,同时也可对疗效进行观察。
三、哪些患者不适宜做眼底血管造影?
1、哮喘、孕妇及具有明确荧光素钠或吲哚青绿药物过敏史的患者禁止行眼底血管造影检查。
2、有碘过敏史的患者,禁止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检查。
3、有以下几种较为严重的全身性疾病患者应慎做眼底血管造影检查:
a.较重的高血压:收缩压>160mmHg,舒张压>95mmHg;
b.糖尿病:空腹血糖>9mmol/L,餐后血糖>14mmol/L;
c.严重肝肾功能不全:eGFR<30ml/min;
d.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6个月内新近发生或频繁发作的患者。
四、造影检查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1、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询问病史,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勿空腹,检查当日尽量食用易消化的食物;
3、测量血压,应控制在160/95mHg以下;
4、充分散瞳;
5、皮肤过敏试验,观察约20分钟。
五、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步骤:
1、患者坐于造影仪前,将额头和下颌分别放在额靠和下颌托上,准备拍摄;
2、先拍摄眼底彩照、无赤光和(或)自发荧光像,根据病情确定主照眼;
3、注射造影剂:通过肘前静脉注射荧光素钠或吲哚青绿,约7-14秒后造影剂到达眼底后进行拍摄;
4、拍摄图像:医生会用特殊相机在不同时间点、不同方位拍摄多张眼底图像,总计时长约10-30分钟。造影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过性恶心、呕吐,请不要紧张,深呼吸,一般均可自行缓解。
六、造影检查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1、皮肤及尿液会出现发黄现象,通常在造影结束后24-36小时后恢复正常,建议多饮水以促进造影剂的排泄;
2、注射部位可能因造影剂渗漏引起疼痛,可随时间逐渐吸收缓解;
3、因散瞳所致的视物模糊、畏光症状,需约6~8小时后恢复正常;
4、哺乳期患者,应暂停哺乳至少7天,并将乳汁挤出后丢弃;
5、部分患者检查后可能出现迟发过敏反应,建议停留观察至少30分钟,无不适后方可离去;
6、检查后当天勿驾车,勿从事危险及精细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