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健康知识
【眼科医院健康科普】喉乳头状瘤:病因与治疗解析
声音嘶哑不愈,不仅仅只由上呼吸道感染、声带水肿、声带小结等疾病引发,也应警惕是否有患有喉乳头瘤的可能性。相信大家平常很少听说过喉乳头状瘤,那么它是什么呢?是因为什么引起的呢?应该怎样治疗?现在从这篇科普小文章来探寻喉乳头状瘤,了解它发生的前因后果吧。
一、病因探究
大家所了解乳头瘤病毒(HPV)就是喉乳头状瘤发病的病因,其中HPV6/11 是感染呼吸道的 HPV 的主要类型。乳头状瘤为一种喉部儿童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肿物组织学上表现为多分叶状或者呈指状突起,其本身为良性,但不排除恶变的可能,且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影响喉部正常的发声功能,并且有可能造成呼吸道狭窄、麻醉意外。
HPV病毒传播途径较为多样,母婴传播是关键途径之一。平均每十万人中就会有2人患喉乳头状瘤,恶变率更是高达3.0%至6.2%。在妊娠分娩的过程中,若母亲携带病毒,新生儿喉部黏膜极易暴露于病毒环境下,进而引发感染,这也凸显了孕期病毒筛查及防护的重要性。但由于成人的 HPV 感染率要明显高于儿童,因此并不建议对产妇进行预防性剖腹产,应及时使用外用药物进行干预,如若病灶广泛且极易导致软产道裂伤出血或病灶巨大阻碍产道的才应行剖宫产分娩。
此外,直接接触与间接接触同样不容忽视。在日常接触中,如与病毒携带者共用私人物品,或在公共卫生条件不佳的场所接触到被污染的物品,都可能使病毒有机可乘,感染喉部黏膜。而且,免疫力低下人群,如患有慢性疾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处于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善阶段的婴幼儿,对病毒的抵抗力较弱,更易受到 HPV 侵袭,从而增加喉乳头状瘤的发病风险。
二、治疗策略
1、检查手段
乳头瘤病的最主要表现是逐渐加重的喘鸣之后出现声音嘶哑,纤维鼻咽镜是本病最灵敏的检测手段,通过该检查可以观察气道的开放程度以及声带的活动能力,进而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手术。
2、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是目前对于喉乳头状瘤首选的治疗方法。手术以尽可能多地切除病变组织为目的,力求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同时,最大程度保护喉部正常组织及其生理功能,降低手术对发声、呼吸等功能的影响。此外,手术中的麻醉过程可能对患者造成医源性损伤并且可能造成乳头瘤的播散。如果病人可以耐受的话,最好让患者在自主呼吸的情况下进行手术。
3、术后联合治疗
喉乳头瘤具有较高的复发特性,如果患者每年需要进行4次以上的手术,并且出现气道狭窄以及远端多位点的扩散的话就应当考虑进行联合治疗。最初在联合治疗中得到应用的药物是α干扰素,目前最常使用的是聚乙二醇化干扰素。抗病毒药西多福韦可以在病变部位进行局部注射应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联合治疗药物。
4、疫苗接种
HPV疫苗的接种也是有必要的,虽然手术和联合治疗已经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但是只有通过疫苗才可以有效预防后代患病。目前该疫苗主要用于预防由 HPV6/11/16/18 造成的宫颈癌、阴道癌、癌前病变以及阴道赘生物,该疫苗的应用对于已经患有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瘤病的病人并没有治疗效果,但是可防止其他血清型HPV的感染。
喉乳头瘤的防治需要我们从病因入手,加强预防措施,如增强免疫力、注意个人卫生及母婴防护等。对于已患病的患者,应积极配合专业的手术及药物治疗方案,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复发情况,最大程度减轻疾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耳鼻咽喉科简介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耳鼻咽喉科是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三甲医院专业临床科室。科室技术力量雄厚,医生均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科室配备了目前国际先进的诊疗设备,包括:耳鼻喉科综合治疗台、进口听力学检测设备、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助听器验配系统、前庭功能检查系列、睡眠呼吸监测仪、OLYMPUS电子鼻咽喉镜(含NBI)、ATMOS频闪喉镜、STORZ鼻内窥镜、耳内窥镜及摄像系统,美敦力手术动力系统、杰西低温等离子射频系统、微波治疗仪、自动鼻冲洗机、雾化吸入机、激光治疗仪、红光治疗仪、中药穴位导入治疗仪、脉冲治疗仪、电动咽鼓管吹张治疗仪等。
目前开展的诊疗项目:纯音测听、声导抗、言语识别率、畸变耳声发射、听性脑干诱发电位、助听器验配;耳内窥镜检查;耳鸣检查;前庭功能及耳石检查、耳石症手法复位;咽鼓管吹张治疗;鼻内窥镜检查;过敏原检测;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电子鼻咽喉镜检查;频闪喉镜检查;雾化吸入治疗等。各类中医外治项目:针灸治疗;皮内针(揿针)治疗;耳穴压丸治疗;艾灸治疗;中药熏治、涂擦治疗;中药鼻冲洗治疗;手指点穴治疗;穴位贴敷治疗;穴位放血治疗;中药穴位导入治疗等;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脉冲短波治疗。
科室立足现代医学先进技术,结合中医药精髓、中西医并重、内外兼治,全面开展耳鼻咽喉科各类疾病的诊断、治疗及手术,疗效具国内先进水平。我们力求“打造一个有温度、有品质、有特色的科室”,竭诚为广大患者提供一流的医疗服务。
科室咨询电话:010-6868887-561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路33号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