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科普 >>健康知识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健康知识

【眼科医院健康科普】小耳朵,大乾坤——耳部刮痧疗法

发布时间:2024-05-28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一、“小耳朵”的奥秘

据统计,在小小的耳朵上,分布着90个多个穴位,全身器官组织在这里都有特定的反射区。人体发生疾病时在耳部均会出现相应的病理阳性反应点。

耳穴治病古代早有记载,《灵枢·口问篇》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灵枢· 邪气脏腑病形》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清代《厘正按摩要术》察耳篇曰:“耳虽为肾窍,而五脏所结”。由此可见,耳与全身经络及五脏六腑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小小的耳朵蕴含着奥妙的世界。

微信图片_20240529101057.png

二、耳部刮痧原理

中医学认为耳部刮痧主要的作用原理是刺激体表相应的穴位产生经络传导,从而发挥疏通筋脉,调畅气血的功效,并且有解表祛邪、活血化瘀、排除毒素、标本兼治、补虚祛疲的作用。

耳部全息铜砭刮痧是在耳部全息理论和李氏虎符铜砭刮痧的基础上,使用黄铜制做成的刮痧板,蘸取油类介质,在耳部皮肤相应穴位,用“徐而和”的手法进行刮痧,通过调动人体的气血,引邪出表,舒筋通络、活血化瘀、排除毒素等,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中医适宜技术。适用于头痛、扁桃体炎、颈椎病、高血压、过敏性鼻炎、失眠、便秘、绝经期综合征等。

微信图片_20240529101127.png

三、刮痧操作流程

1.体位:坐位或者卧位,使用铜砭小头与耳部皮肤成45度,操作时使用右手执砭,左手轻轻捏着被刮耳朵;

2.刮痧顺序:自上而下,由外到内,先耳前再耳背,根据证型重点再刮拭相应穴位。

①耳郭正面:耳垂→耳轮→耳舟→对耳轮→耳甲腔→耳甲艇→三角窝→耳前;

②耳郭背面:耳垂背面→耳轮尾背面→耳轮背面→对耳轮后沟→对耳屏后沟→耳甲腔后隆起→耳轮脚后沟→耳甲艇后隆起→对耳轮下脚后沟→三角窝后隆起→耳后至胸锁乳突肌。

刮至皮肤发红发热肿胀为度,若非湿疹要求不破皮。

3.操作时间:单耳每次15~30分钟,每周1~2次。每次可以单耳刮痧,也可双耳刮痧,如为单耳刮痧则每次可两耳交替使用。

微信图片_20240529101129.png

四、耳部刮痧注意事项

1.刮痧力度由轻到重,用力均匀,快慢适中。耳郭如有炎症、外伤、严重冻伤、皮肤破损时,不宜用此法。

2.给儿童刮痧时,动作应轻柔,以免造成小儿耳郭皮肤及软骨损伤。

3.孕妇慎用,且不可刮三角窝区域。

4.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扇或空调直接吹刮拭部位。建议治疗刮痧约3小时后方可洗浴。

5.刮痧后可以喝适量的温热水,不但可以补充消耗的水分,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代谢产物的排出,并静卧休息15~20分钟。尽量不要喝酒或吃辛辣食物,忌食生冷瓜果和油腻食品。

6.上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痧;两次刮痧时间需间隔5~7天,以皮肤痧退为标准。

温馨提示:耳部刮痧操作简便,疾病治疗的疗效好,适合日常保健,但耳部穴位众多,不可盲目刮痧。欢迎来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急诊科体验耳部刮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