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健康知识
【眼科医院健康科普】小雪节气要注意眼病侵袭
立冬后十五日,
斗指亥,为小雪。
天地积阴,
温则为雨,
寒则为雪。
时言小者,
寒未深而雪未大也。
一、小雪节气的中医解读
每年11月22日左右,小雪节气如期而至,中国古人将小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由于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所以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
所以,小雪虽是个气候概念,反映降水与气温的节气,它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但在中医理论中,节气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小雪节气代表着冬季的寒冷与湿气,寒、湿邪气入侵容易导致身体阳气的不足,从而影响气血的运行。因此,保持身体的阳气和气血的通畅,是小雪节气期间的重点。
二、小雪节气对眼健康的影响
小雪节气期间不一定下雪,但天气温度却一路狂奔之下,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们的眼睛也怕冷。这一时节的气候变化对眼健康影响巨大,需警惕以下三种眼病。
1.视力骤降,谨防“眼中风”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俗称“眼中风”,其发病原因跟脑中风非常相似,是眼科急症之一。冬季是眼中风的高发期,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等疾病的中老年人是患此病的高危人群,眼部血管遇寒冷刺激导致收缩、血流速度降低、易形成血栓,造成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眼中风常常表现为单眼突然的无痛性视力骤降或丧失,此前可有一过性视力丧失并自行恢复的病史,其预后的关键在于第一时间进行紧急、正确的抢救,且在“黄金4小时”内抢救为佳,所以发生眼中风后必须马上到医院就诊,争分夺秒进行急救。
2.眼胀恶心,小心青光眼
研究显示,寒冷天气和温度骤降是青光眼急性发作的危险因素,冬季青光眼的发病率明显增高,这跟寒冷刺激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进一步导致短时间内眼压急剧升高有关。青光眼发作时常常具有一过性虹视、雾视、眼胀等表现,休息后可缓解,多为一过性或反复多次发作,更严重者表现为眼胀、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急剧下降,多数患者在青光眼一过性症状发作时不重视,从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所以,一旦发现眼胀不适,伴反复出现视物模糊、虹视等症状时,特别是具有青光眼家族史的患者,一定要及时就医。
3.眼睛干涩、注意干眼症
小雪节气的寒冷天气,加上室内取暖设备的使用,常常造成空气干燥,从而导致眼睛的干涩和不适。中医认为,寒湿环境容易导致眼部“风、寒、湿”三邪的侵袭,从而引发眼部疾病。此时,容易出现眼睛疲劳、流泪不止、视力下降等症状。另外,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许多人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容易造成“数字眼疲劳”,在寒冷的季节尤其明显。
三、小雪节气的中医护眼建议
中医认为,眼睛与肝、肾有着密切的联系,肝主目,肾藏精,阳气不足时,肝血和肾精的供应也会受到影响,导致眼睛干涩、视力模糊等不适。针对小雪节气对眼健康的影响,中医有一系列的养生建议,以帮助人们保护视力。
1.首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至关重要。在寒冷的天气中一定注意保暖,同时,尽量避免长时间待在干燥的环境里,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适宜的湿度。此外,工作或学习期间,每隔一段时间,建议让眼睛休息一下,进行“远眺”或眼部运动,以减轻眼部疲劳。
2.其次,在饮食方面,可以适量摄入一些具有滋阴养肝、明目的食物,如枸杞、桑葚、菊花、黄花菜等,这些食材不仅富含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还有助于改善眼睛的健康。适当的中药调理也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推荐一些简单、药食同源的中药方剂,比如菊花茶、决明子水,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滋养眼睛,将这些饮品纳入日常饮食中,可以帮助维护眼部健康。
3.最后,眼部按摩也是一种有效的护眼方法。通过轻柔地按摩眼周穴位,如睛明穴、攒竹穴等,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疲劳。特别是在小雪节气,可以适当增加眼部按摩的频率,有助于舒缓眼部压力。
小雪节气的到来,提醒我们在寒冷的季节里,要更加关注眼健康。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当的生活习惯和中医调理,我们可以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对眼睛的影响。让我们在小雪节气之际,结合中医的智慧,保护好我们的视力,让眼睛在冬季依然明亮如初。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