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科普 >>健康知识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健康知识

【眼科医院健康科普】“针”到痛除?—疼痛科医生带你揭秘如何用针灸缓解疼痛

发布时间:2025-03-27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疼痛是人体最直接的“求救信号”,但慢性疼痛却可能成为困扰生活的枷锁,作为疼痛科医生,我们见证过太多的患者为了缓解疼痛,在各种疗法中寻找希望。而针灸的独特价值,在于它像一把钥匙,以“最小干预”撬动人体自愈的复杂网络,帮助患者。但是针灸是如何来缓解疼痛?什么样的疼痛适合用针灸来治疗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针灸——这项有着千年历史的中医技术,如何在疼痛科发挥作用。

微信图片_20250328165720.jpg

一、 针灸的镇痛原理:科学与传统的交汇

中医典籍《证治要诀》中记载:“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指的是某些致病因素使人体气血流通不畅,脏腑经络等瘀滞、郁结,以致发生疼痛。针灸以局部取穴为主,配合循经远端取穴,实现通络止痛、温经散寒、扶正祛邪的作用。

现代研究中也对针灸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1、调节神经机制:针灸刺激穴位可激活外周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促进内源性镇痛物质(如内啡肽、5-羟色胺)释放,阻断疼痛信号传递;

2、抗炎、改善微循环:针刺通过调节免疫反应减少炎症因子(如IL-6、TNF-α),缓解炎症性疼痛,如神经根炎、关节炎等。还可扩张血管,改善组织缺血缺氧状态,加速损伤修复。

二、疼痛科的常见病中,哪些适合针灸治疗?

1、脊柱源性疼痛

颈源性头痛、神经根型颈椎病、落枕、背痛、胸椎小关节紊乱、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腰扭伤等。此类病症多为神经受压、神经无菌性炎症、肌肉痉挛等因素所引起,因此针灸可以刺激神经系统,促进内啡肽等镇痛物质的释放,从而阻断疼痛信号的传递,改善症状。

2、关节痛

肩周炎、髋关节炎、膝关节炎等。多为肌肉痉挛、关节磨损退变、韧带损伤等。针灸可以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因子的消散,缓解肌肉痉挛,从而减轻疼痛。

3、神经病理性疼痛

如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针刺结合电针可以通过调节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抑制痛觉过敏,提高痛阈,从而达到镇痛的效果;三叉神经痛也可通过选择性刺激面部穴位,减少发作频率。

三、针灸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避免空腹或过饱:针灸前不宜空腹或过饱,以免出现晕针等不良反应。

2、穿着宽松衣物:针灸时应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方便医生操作。

3、保持治疗部位清洁:针灸前应保持治疗部位清洁,避免感染。

4、避免剧烈运动:针灸后应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休息。

5、出现不适及时告知医生:针灸过程中如出现任何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

针灸疗法安全性高,与微创介入、药物、理疗等疗法均可联合使用,提升疗效,为疼痛治疗提供了多一种选择。由于每个患者疼痛原因、程度等因素各不相同,因此,个性化治疗,是针灸的重要原则。对于不同的疼痛患者,我们通过充分全面的问诊,结合中医辨证与西医查体,从而进行个性化的选穴、制定适合的针刺手法、电针频率等方案,是最大限度发挥针灸效能的关键,从而帮助患者早日摆脱疼痛困扰。

以上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疼痛科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疼痛科建立于2011年,目前科室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1人,其中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疼痛科团队在十余年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建立了中医、中西医治疗疼痛的特色方案。

科室特色:

影像引导下可视化微创精准治疗是我科特色技术。包括超声引导下可视化针刀、超声引导下精准神经阻滞、CT引导下低温等离子靶点消融术、射频消融术等。均是目前国际上先进的疼痛治疗技术;

科室中医特色疗法有针刀、刃针疗法,针灸镇痛治疗、罐疗等;

科室特色效验中药有祛湿通络方、活血止痛方、外洗方等内服外用均具有良好的疗效。

诊疗范围:

颈腰痛、头痛头晕、胸背痛、肩髋膝踝疼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痛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更年期综合症、顽固性失眠、焦虑等疾病。

出诊时间:

姚晖,副主任医师,周一至周五上午,疼痛科1诊室;

陈红玉,主治医师,周一至周五全天,周六上午,疼痛科2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