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健康知识
【眼科医院健康科普】人工晶体也会"变混浊"?眼科医生提醒您:这些事一定要知道!
最近,门诊接诊了一位特殊的女性患者:十余年前在某院做过白内障手术,术后视力一直很好,但最近半年突然“眼前像蒙了层雾”,透光度极差,经检查最终确诊为人工晶体混浊。通过人工晶体置换手术更换新的晶体后,患者视力恢复到了0.8。这种“人工晶体混浊”虽少见,但千万不能大意!今天就带大家了解它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i
一、人工晶体为什么会“变混浊”?
人工晶体本是透明的高分子材料,但以下原因可能会导致它“老化变污”:
1、材料钙化沉积:部分晶体(如亲水性丙烯酸酯)长期接触眼内液体,可能发生钙化,像“水垢”一样附着表面。
2、术后慢性炎症:葡萄膜炎、青光眼等眼病未控制好,炎症因子可能损伤晶体。
3、代谢疾病影响:糖尿病、高钙血症患者代谢异常,易引发晶体表面沉积物形成。
4、外伤或手术损伤:眼球受撞击或二次眼科手术可能间接损伤晶体。
二、记住4件事,让人工晶体更“长寿”
1、术后别当“甩手掌柜”
第一年每3个月查一次,之后每年查1次,重点看晶体透不透明;
突然看不清、眼前“起雾”、看灯有彩虹圈,应马上就医!
2、慢性病管理要“盯紧”
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要控制在7 mmol/L以下;
高血压患者:血压要控制在140/90 mmHg以下;
如若体检发现血钙增高,及时前往内分泌科就诊。
3、选晶体别光听价格
和医生坦诚沟通病史,是否患有慢性病(尤其是糖尿病);
年轻患者、糖尿病患者优先选疏水性丙烯酸酯晶体;
若选择功能性晶体(如散光矫正、多焦点晶体)则需评估眼部条件。
4、护眼要像“护手机屏”
打球、装修时戴护目镜;
别用力揉眼,洗头时小心泡沫进眼睛;
眼睛红、痛、怕光?别乱滴眼药水,优先前往眼科就诊。
三、人工晶体混浊了怎么办?
若确诊为晶体混浊,无需过度焦虑!通过微创手术取出旧晶体并更换新晶体即可,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术后视力可显著改善。
【眼科医生提醒】:人工晶体设计寿命50年,但就像“汽车保养”,定期检查+科学护眼才能让它陪您更久。千万别觉得“做完手术就万事大吉”——眼睛的“晚年幸福”,还得靠您和医生一起守护!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圆翳內障科简介
圆翳內障科(眼外科、白内障科)由眼科国医大师—唐由之教授创建,以快速、无痛、微创手术为特色,优势病种为各种类型白内障的诊治。
诊疗特色: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及用眼需求,精心设计解决患者存在的近视、远视、散光问题,满足白内障术后看远、中、近全程视力的要求;对各种儿童、复杂白内障、人工晶体脱位的治疗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患者可选择门诊/日间/住院进行白内障手术,术程只需10分钟,门诊、日间手术后即可回家。科室兼顾各种类型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等视网膜病的诊治,采用先进、微创的治疗方式,联合中医药综合调理摒除病根,疗效好、满意度高,经过二十年的积累,科室已成功手术超过十二万例。
专家介绍:刘振通,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眼四科副主任医师,擅长复杂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和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擅长人工晶体半脱位及全脱位微创固定复位手术,擅长眼底病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疾病等)以及白内障眼底病前后联合手术。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积血、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老年性黄斑变性等眼科常见及疑难病。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周三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