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健康知识
【眼科医院健康科普】过敏性鼻炎患者如何应对“多变天气”?
随着春天的到来,气温逐渐回升,但北京的春天依旧乍暖还寒、风大干燥,这种多变的天气正是过敏性鼻炎高发的“导火索”。如果你最近频繁打喷嚏、鼻塞、流鼻涕,甚至鼻子又痒又堵,很可能是鼻炎“卷土重来”了。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春季多变天气为何容易诱发鼻炎,以及如何科学防护,让鼻子舒舒服服地度过这个春天。
一、春季过敏性鼻炎多发的原因
1、气温忽冷忽热,刺激鼻黏膜
在北京这样的北方城市,春季天气变化频繁,一天之内可能会经历“早晚冬天、白天春天”的温差变化,这正是鼻炎患者的“噩梦”。温差过大会让鼻腔黏膜反复收缩扩张,变得更敏感,容易出现鼻塞、打喷嚏等症状。
2、空气中过敏原增多
春季风大,空气中飘散的花粉、柳絮、灰尘也随之增多,过敏体质的人吸入这些过敏原,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引发鼻炎。
3、空气干燥,鼻腔防御力下降
北方春季本就干燥,加上风大带走水分,鼻腔黏膜容易变得干燥脆弱,防御能力下降,更容易被过敏原入侵。
二、日常防护小妙招
虽然春天的天气我们没法控制,但我们可以通过日常防护,减少鼻炎的发作几率。
1、注意保暖,防止冷空气刺激
早晚温差大,外出记得多穿一层衣服,特别是护住脖子,防止冷空气刺激。避免直接吹风,春天大风天多,尽量减少户外活动,特别是过敏高峰期(花粉季)。
2、减少接触过敏原
出门戴口罩,可以有效阻挡花粉、灰尘等过敏原进入鼻腔。
回家及时洗脸洗鼻,把附着在皮肤和鼻腔里的花粉、灰尘清洗掉,避免它们继续刺激鼻黏膜。
减少开窗时间,尤其是风大的时候,防止过敏原吹进室内。可以选择在早晚短暂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给鼻子“补水”
室内可以放置加湿器,让湿度保持在50%左右,防止空气太干刺激鼻腔。
另外,鼻腔冲洗也是鼻炎患者的好帮手,用生理盐水或洗鼻器清洗鼻腔,不仅能冲掉过敏原,还能保持鼻腔湿润,减轻不适感。
三、鼻炎发作如何高效应对?
如果鼻炎还是不小心发作了,不要慌,可以参考以下方法缓解症状:
1、打喷嚏、鼻塞、流鼻涕严重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依巴斯汀等),快速缓解过敏反应。
2、鼻塞明显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鼻喷激素(如丙酸氟替卡松、糠酸莫米松等),它能消炎并减轻鼻黏膜肿胀,但不能长期乱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保持鼻腔清洁,坚持用生理盐水冲洗鼻子,帮助排出鼻涕和过敏原,减轻鼻塞感。
春季虽然美好,但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来说,确实有点“难熬”。不过,只要做好保暖防风、减少接触过敏原、保持鼻腔湿润等防护措施,就能大大降低鼻炎发作的几率。如果你的鼻炎症状长期得不到缓解,影响到生活质量,记得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耳鼻咽喉科简介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耳鼻咽喉科是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三甲医院临床科室,技术力量雄厚,医生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科室配备国际先进诊疗设备,如耳鼻喉综合治疗台、进口听力检测系统、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助听器验配系统、前庭功能检查、睡眠呼吸监测仪、电子鼻咽喉镜(NBI)、频闪喉镜、鼻内窥镜、耳内窥镜及手术动力系统等。
科室可开展纯音测听、声导抗、言语识别率、畸变耳声发射、ABR、助听器验配、耳鸣及前庭功能检查、耳石症复位、咽鼓管吹张、鼻内窥镜、过敏原检测、多导睡眠监测、电子鼻咽喉镜及频闪喉镜检查、雾化吸入治疗等。全面开展耳鼻咽喉科手术。中医外治包括针灸、耳穴压丸、艾灸、中药熏治、鼻冲洗、穴位贴敷、放血、导入及定向透药治疗等。
专家介绍:刘勇刚,主任医师,科主任,研究生导师。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访问学者,全国西学中骨干人才。从医30余年,师从张秋航教授、龚树生教授。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常委、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常委等。发表核心期刊文章40余篇,擅长:鼻炎、咽炎、耳鸣、眩晕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儿童耳鼻喉疾病诊疗;鼾症的综合治疗;鼻内镜微创外科及显微外科手术等。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上午、周四上午
专家介绍:张伟,副主任医师,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中国睡眠研究会会员、中国老年医学会睡眠科学分会会员,北京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师从耳科专家龚树生教授,长期从事耳聋、耳鸣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发表核心期刊文章十余篇。擅长鼾症、过敏性鼻炎、耳聋耳鸣、中耳炎、眩晕、声音嘶哑等疾病诊治。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二全天、周三下午、周四上午、周五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