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典型病例】“膜”高一尺,术高一丈—一例特殊的白内障术后后发性白内障
后发性白内障(PCO)是一种白内障手术后的常见远期并发症,通常会在术后数月到数年内发生,发病率达11%-43%。会出现视力逐渐下降、眩光、对比敏感度下降等临床表现。
白内障手术后晶状体囊袋前部的囊膜下会残留一些晶状体上皮细胞,这些残留细胞分裂增殖,并且在囊袋表面迁移继续生长,致使原本透明的晶状体囊袋上布满了增殖的上皮细胞,这就形成了所谓的后发性白内障。简单来说,就是装人工晶体的袋子混浊了。儿童、年轻人、伴有葡萄膜炎、青光眼、高度近视、眼外伤等眼部疾病、合并糖尿病、风湿免疫疾病等患者高发。此外,还与人工晶体、手术操作等有关。
治疗PCO的方法其实非常简单即ND:YAG激光。医生会利用YAG激光的爆破作用在晶状体囊袋上开一个小洞,让光线重新顺畅地穿过。整个过程既快速又安全,门诊就可以完成,但一些特殊情况的患者,则需要通过手术将混浊的后囊膜切除掉。
林顺潮教授:白内障手术后“复发”不用担心- 深圳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官网
今天我们要分享的是一例特殊的PCO。
小峰自出生起,便被先天性白内障、弱视以及眼球震颤所困扰。十几岁时,他在当地医院接受了双眼白内障手术。然而,近几年他的视力状况急剧恶化,如今连视力表上最大的字母都难以辨认。这一情况已严重影响到了他的日常生活与工作。
此后,小峰四处奔波,辗转于多家眼科医院求诊。诊断结果均明确为后发性白内障,但由于病情复杂,没有医生愿意为他实施治疗。怀着不安的心情,小峰辗转北上来到了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圆翳內障科(眼四科)门诊。我院专家对他进行了详细检查,发现小峰的后发性白内障极为严重,其混浊的后囊膜就像一层厚厚的毛玻璃,厚度远超常人。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依靠激光治疗,根本无法有效穿透并打开这层异常增厚的混浊后囊膜,可能需要通过手术切开混浊的后囊膜。但小峰眼部条件不佳,术后出现并发症的风险较高,这让专家们也有所犹豫。
不过,看到年轻的小峰在进入诊室时,几乎只能摸索着前行,专家们深知他的日常生活必定受到了极大影响。最终,专家团队决定积极为小峰制定治疗方案:对于后发性白内障相对较轻的左眼,采用局部麻醉下的激光治疗;而对于病情较重的右眼,则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后囊膜切除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手术。专家团队还耐心地向小峰阐释了他的病情、治疗方案的选择依据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让小峰心中有了底。
经过治疗,小峰的视力有了显著改善,从术前的双眼 0.01/0.08,提升至 0.2/0.1,基本能够满足日常的生活与工作需求 。
后发性白内障虽然是一个令人担忧的并发症,但只要我们采取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就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我们的视力。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拥有专业的眼科技术团队,通过术前、术中、术后的个性化诊疗方案,可最大限度延缓或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我们将以我们专业的技术,为您的眼睛保驾护航。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圆翳內障科简介
圆翳內障科(眼外科、白内障科)由眼科国医大师—唐由之教授创建,以快速、无痛、微创手术为特色,优势病种为各种类型白内障的诊治。
诊疗特色: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及用眼需求,精心设计解决患者存在的近视、远视、散光问题,满足白内障术后看远、中、近全程视力的要求;对各种儿童、复杂白内障、人工晶体脱位的治疗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患者可选择门诊/日间/住院进行白内障手术,术程只需10分钟,门诊、日间手术后即可回家。科室兼顾各种类型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等视网膜病的诊治,采用先进、微创的治疗方式,联合中医药综合调理摒除病根,疗效好、满意度高,经过二十年的积累,科室已成功手术超过十二万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