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园地

护理园地

护理园地

健康园地

【“睛”彩节气】谷雨护眼正当时,润养双眸趁春时

发布时间:2025-04-20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微信图片_20250421162835.jpg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肝气旺盛,雨水增多,湿气渐重。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肝藏血,血养目”,肝血充足则双目明亮,视物清晰;若肝血不足,易出现眼睛干涩、视疲劳、视物模糊等症状。春季肝气升发过旺易化火,导致眼红、眼痒、分泌物增多,甚至口苦咽干。

谷雨护眼3部曲:给眼睛做“中医SPA”

1、眼球转一转:运目养眼法

运睛:闭眼后眼球顺时针、逆时针各转动10圈,促进眼部血液循环。

远眺:每用眼20分钟,远眺6米外景物20秒,缓解视疲劳(“20-20-20”法则)。

虎视法:瞪目远望,模拟“怒目而视”状,疏通肝经气血。

微信图片_20250421162838.jpg

2、穴位按一按:给眼周“通通电”

太阳穴:用拇指按压太阳穴并画圈,缓解眼胀、头痛。

攒竹穴:攒竹穴位于眉头凹陷处,轻揉可改善眼睑下垂、视物模糊。

三阴交: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脚踝上方4横指处,每天按压3分钟,有健脾祛湿的功效。

微信图片_20250421162839.jpg

3、食疗润一润:把春天“吃”进眼睛里

菊花枸杞茶:菊花清肝明目,枸杞滋补肝肾,加蜂蜜调和,适合眼干、眼疲劳者。

桑葚茶:滋阴养血,可缓解肝肾阴虚引起的视力下降(血糖高者慎用)。

菠菜炒猪肝:菠菜养血滋阴,猪肝补血明目,两者搭配,肝血双补。

薏米红豆粥:健脾利湿,减少湿气上泛引起的眼睑浮肿。

微信图片_20250421162842.jpg

谷雨护眼避坑指南:

别让湿气和肝火“欺负”眼睛

1、防风防燥:

外出时应佩戴护目镜,以有效阻挡花粉与风沙。回家后,使用40℃的热毛巾敷眼5分钟,此操作如同为眼睛盖上温暖的“保护罩”,可缓解眼睛干涩症状。

微信图片_20250421162844.jpg

2、情绪“降火”:

当出现肝火旺的情况时,可尝试“深呼吸拍打法”。具体操作是吸气时双手抱头,呼气时轻轻拍打胆经(位于大腿外侧),同时口中默念“消消气,眼睛要舒适”,此方法简单易行且具有缓解压力的效果。

微信图片_20250421162846.jpg

3、早睡护肝:

保持早睡习惯,晚上10点前入睡,让肝脏在夜间能够充分进行“造血”功能。

微信图片_20250421162848.jpg

谷雨的雨水滋养万物,也在提醒我们呵护心灵的窗户。让双眸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明亮依旧,清晰地欣赏谷雨之美,感受大自然的馈赠。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中医护理门诊简介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中医护理门诊于2018年7月正式开诊,为北京市示范中医护理门诊,现有出诊专家15人,主要由高级职称的护理专家及全国(北京)中医护理骨干人才、中医护理治疗专科护士组成,为患者提供集健康咨询、专科护理干预、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情志调护、慢病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护理服务模式。为门诊及出院患者提供连续、规范、优质的中医护理服务,同时为满足患者多样化的就医需求开设黄昏门诊,解决上班族和学生群体白天就医难得的问题。

中医护理门诊基于中医脏腑理论和经络学说,围绕眼科全生命周期,结合患者体质,通过辨证论治,在眼科常见病及部分疑难杂症防治以及耳鼻喉、妇科等常见病中发挥作用。目前开展的特色项目包括:雷火灸、耳穴压丸、梅花针、皮内针、刮痧、拔罐、走罐、刺络拔罐、穴位放血、中药局部熏洗、中医定西透药等30余项。

就诊地点: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一楼东区中医护理门诊

就诊时间:

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 ,下午13:00-19:00

周六、周日:上午8:00-12:00 ,下午13:00-17:00

微信图片_2025042116285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