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科普 >>健康知识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健康知识

【眼科医院健康科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运动控糖,如何把握“度”?

发布时间:2025-05-12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糖网”悄悄来袭,视力告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可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对于“糖网”患者来说,控制血糖是当务之急,而运动是控糖的“利器”。然而,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血管长期受高血糖损伤,变得脆弱易破,剧烈运动时血压骤升和眼部压力增大,可能导致这些“玻璃般”的血管破裂出血。所以许多患者陷入了两难:运动不足血糖失控,运动过度又怕眼底出血。如何科学运动?答案就在“平衡”二字。让我为您揭开“糖网”患者科学运动的奥秘,助您轻松控糖,守护光明!

微信图片_20250514101557.jpg

一、运动前必知:糖网患者能运动吗?

当然可以!运动能帮助患者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稳定血糖水平、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是非常有益的行为。

但要注意避开这4类危险运动:

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不可剧烈运动,那么哪些运动方式可以选择呢?

1、非增殖期患者:动起来,但要“聪明动”

如果把视网膜毛细血管网中的血管比作水管,那么糖网的非增殖期就像这些水管上出现了渗漏和小鼓包,但还没有达到爆裂喷水那么危险。这时眼底血管可能有轻微损伤,但未形成会引发大出血的异常血管,属于早期预警阶段。

目标:进行低至中等强度运动,控糖、改善血液循环,延缓病情进展。

微信图片_20250514101604.jpg

适合运动:

拉伸型:气功、太极拳、八段锦、健身操(改善微循环)

有氧型:快走、游泳、平路骑行(微微出汗即可)

抗阻型:弹力带、1-2kg小哑铃(坐姿练习,增加肌肉量,提升基础代谢率,间接稳定血糖)

运动秘诀:  

建议每周运动3-5次,每次20-30分钟,或者分段运动,将30分钟运动拆分为3次×10分钟(如早餐后、午餐后、晚餐后散步),减少血糖波动和眼底压力。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50-60%即可(最大心率计算方式:220-年龄)。 

2、增殖期患者:运动要“踩刹车”,安全第一! 

糖网的增殖期则是指视网膜血管因缺氧刺激长出脆弱但又危险的新生血管,易破裂出血,严重时甚至可能“冲毁”视网膜,导致视网膜脱落视力骤降,如同警报拉响,需要紧急干预。  

目标:严格限制强度以散步、拉伸为主,避免一切可能让眼压升高或头部震动的运动!

适合运动:

相比于非增殖期,此期需要强度低的活动,拉伸型运动如气功、太极拳、八段锦、健身操也适用,但避免头部低于心脏的动作 。

快走应改为慢走:速度≤3km/h,每次≤15分钟,选择固定自行车(低阻力) 

可坐姿运动:抬腿、转脚踝,预防血栓。

日常轻家务:缓慢擦桌子、整理物品

微信图片_20250514101605.jpg

三、运动安全三部曲

1、运动前:

查眼底:进行细致的眼科筛查和评估,确认无新出血灶

测血糖:5.6-13.9mmol/L之间才运动

做准备:穿宽松衣物、防滑鞋、5分钟热身

2、运动中:  

随身携带饼干、糖果,避免运动低血糖(目标范围:6-10mmol/L)

 运动中注意补充水分 

如果视力突然下降、飞蚊增多、视野缺损、眼压升高, 立即停止运动并就医。  

3、运动后:  

   避免立即弯腰系鞋带、搬重物(减少眼压波动)。  

   记录运动日志(时长、强度、血糖变化),复诊时反馈给医生

4、合并高血压者运动前要测血压,每周运动日志记录血糖和视力变化,每3个月复查眼底

微信图片_20250514101607.jpg

“糖网”不是终点,而是科学管理的起点!通过精准把握运动“度”,患者不仅能控糖,更能为眼底健康筑起防线。我们建议:个性化运动方案,专业医学指导和定期随访评估。

屈光手术科

创建于2013年,设有全飞秒准分子激光门诊及高度近视、老视专病门诊。开展从角膜到晶状体各类屈光手术,完成了北京市首例全激光角膜手术,北京公立医院首例中央孔眼内镜植入手术、三焦点晶体植入的屈光白内障手术。围手术期联合中医药治疗形成屈光手术中西医结合新模式。病症结合分阶段矫治高度近视黄斑病变,取得良好疗效。

屈光手术科门诊时间:

尹连荣 主任医师:周一上午、周二上午、周四全天、周一下午(特需)

魏忠燕 副主任医师:周一、周二、周三、周五、周六全天

周雅琪 副主任医师: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日全天

普通号:周一至周日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