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科普 >>健康知识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健康知识

【眼科医院健康科普】警惕!天气炎热干燥,孩子挖鼻易引发鼻前庭炎

发布时间:2025-07-14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近期天气炎热干燥,昼夜温差大,家长们要特别留意孩子的鼻部健康。当孩子频繁挖鼻时,很可能是鼻前庭炎的前兆。

微信图片_20250718171501.jpg

鼻前庭是鼻腔前的开口部分,布满皮肤和鼻毛。天气炎热干燥时,鼻前庭皮肤变得脆弱,加上夏季空调的广泛使用导致室内外温差大,鼻腔黏膜敏感,孩子常感鼻腔不适而不自觉挖鼻。这一行为极易损伤鼻前庭皮肤,破坏天然保护屏障,使细菌乘虚而入,引发鼻前庭炎。

患病后,孩子鼻前庭处会出现疼痛、瘙痒、干燥等症状,严重时皮肤红肿、糜烂,甚至结痂出血。反复抓挠还可能导致炎症扩散,影响孩子日常生活与健康。

微信图片_20250718171531.jpg

 一、鼻前庭炎的主要表现

    鼻前庭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者鼻前庭皮肤红肿,疼痛,严重者可扩及上唇交界处,有压痛,表皮糜烂并盖有痂皮。而慢性者主要表现为鼻前庭部发痒,灼热和结痂,鼻毛脱落,皮肤增厚,皲裂或盖有鳞屑样痂皮。

二、鼻前庭炎该如何治疗?

如若确诊为鼻前庭炎要及时消炎消肿,洁净痂皮,去除病因,局部可用鼻软膏、抗生素软膏,每日2-3次。对急性者则可局部加用热敷或红外线理疗,重症可全身加用抗炎药物。此外,改正挖鼻习惯也是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三、如何预防鼻前庭炎?

鼻前庭炎是鼻腔入口处皮肤的炎症,他的临床表现常让人忍不住想抠挖,反而加重症状。而鼻前庭炎在中医理论中多与肺经热盛、湿热蕴结等因素相关,预防需从调理体质、改善生活习惯入手,以下是常见的中医预防方法:

1.调理体质,清泻肺热

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且小儿为“纯阳之体”,鼻前庭炎的发生常与肺热有关。日常可适当食用具有清肺热作用的食物,如梨、枇杷、冬瓜、绿豆等,避免过多食用辛辣、油炸、温热性食物(如辣椒、羊肉、狗肉等),以防助热生火。

2.保持鼻腔卫生,避免不良刺激

中医认为“邪从皮毛入”,皮肤破损易致外邪侵袭,挖鼻是导致鼻前庭炎的常见诱因,避免用手挖鼻,以防损伤鼻前庭皮肤黏膜,引发感染。家长应该引导小儿改正挖鼻的不良习惯。保持鼻腔湿润,若鼻腔干燥,可适当用生理盐水冲洗或涂抹少量医用凡士林,减少黏膜干燥开裂的风险。

3.改善生活环境与习惯

中医认为环境湿浊易致湿热蕴结,不良环境容易引发鼻部不适。避免长期处于粉尘多、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如需接触,应佩戴口罩,防止粉尘刺激鼻前庭。

4.增强体质,预防外感

中医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感冒时鼻塞、流涕易刺激鼻前庭,诱发炎症。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减少感冒等外感疾病的发生。 

通过以上方法,可从中医角度减少鼻前庭炎的发病风险。若已出现鼻前庭红肿、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调理。若发现孩子鼻部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切勿自行处理,以免延误病情。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耳鼻咽喉科简介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耳鼻咽喉科是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三甲医院临床科室,技术力量雄厚,医生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科室配备国际先进诊疗设备,如耳鼻喉综合治疗台、进口听力检测系统、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助听器验配系统、前庭功能检查、睡眠呼吸监测仪、电子鼻咽喉镜(NBI)、频闪喉镜、鼻内窥镜、耳内窥镜及手术动力系统等。

科室可开展纯音测听、声导抗、言语识别率、畸变耳声发射、ABR、助听器验配、耳鸣及前庭功能检查、耳石症复位、咽鼓管吹张、鼻内窥镜、过敏原检测、多导睡眠监测、电子鼻咽喉镜及频闪喉镜检查、雾化吸入治疗等。全面开展耳鼻咽喉科手术。中医外治包括针灸、耳穴压丸、艾灸、中药熏治、鼻冲洗、穴位贴敷、放血、导入及定向透药治疗等。

专家介绍:刘勇刚,主任医师,科主任,研究生导师。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访问学者,全国西学中骨干人才。从医30余年,师从张秋航教授、龚树生教授。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常委、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常委等。发表核心期刊文章40余篇,擅长:鼻炎、咽炎、耳鸣、眩晕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儿童耳鼻喉疾病诊疗;鼾症的综合治疗;鼻内镜微创外科及显微外科手术等。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上午、周四上午

专家介绍:张伟,副主任医师,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中国睡眠研究会会员、中国老年医学会睡眠科学分会会员,北京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师从耳科专家龚树生教授,长期从事耳聋、耳鸣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发表核心期刊文章十余篇。擅长鼾症、过敏性鼻炎、耳聋耳鸣、中耳炎、眩晕、声音嘶哑等疾病诊治。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二全天、周三下午、周四上午、周五上午

微信图片_2025071817153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