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科普 >>健康知识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健康知识

【眼科医院健康科普】救命神器—“便携救星”AED

发布时间:2025-05-14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经常有人向我咨询,在车站、商场、地铁站等公共场所看到一个红色的机器,它被放置在一个玻璃柜内,这究竟是什么设备?它的用途是什么?今天,我将为大家普及关于这个救命神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知识。

微信图片_20250515135037.jpg

一、什么是AED?

AED,即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专为心脏骤停患者设计的便携式、易于操作的急救设备,适合非专业人员使用。其核心功能是能够自动检测患者的心律异常,并在必要时施以电击除颤,从而为患者争取到至关重要的抢救时间。因此,AED被誉为“救命神器”。

二、适用人群有哪些?

适用于所有突发意识丧失、心搏骤停,需要进行心肺复苏的个体。其中,最常见的情况是心室颤动和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

三、AED怎么用?

设计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初衷是为了确保任何人在紧急情况下都能使用它。由于紧急情况的紧迫性,没有时间让使用者阅读说明书,因此,当电源开关被打开后,AED会提供语音提示,引导用户进行操作。

牢记九字诀:开电源,听它说,跟它做

具体步骤

1.“开”-开盖子:掀开AED的盖子,打开电源开关。出现语音提示;选择成人/儿童模式(当患者小于 8岁,使用儿童模式)。

微信图片_20250515135041.jpg

2.“贴”-贴电极:根据语音提示,解开患者上衣,充分暴露胸部;撕开电极片贴膜,参照仪器上的图示,将电极片贴于患者胸部皮肤。

微信图片_20250515135045.jpg

3.“插”-连接电极片:将电极片插头插入AED主机的插孔中(注意,部分AED的电极片已预先连接主机,无需此步骤)。随后,AED将自动开始分析心律,此时请确保无人触碰患者。

微信图片_20250515135046.jpg

(注意:此时不要触碰患者,并且暂停胸外心脏按压等操作,避免影响心律分析。)

4.“电”-电击:心律分析完成,提示需要电击除颤时,仪器自动充电。当仪器指示灯闪烁、出现蜂鸣音时,务必再次确认无人触碰患者,随后迅速按下放电键,实施电击。

微信图片_20250515135052.jpg

电击操作完成后,请确保设备保持开启状态,并保持电极片贴合,紧接着开始进行胸外按压,执行心肺复苏。如果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心律分析建议不进行电击,施救者应继续进行心肺复苏。AED将每两分钟自动进行一次心律分析,施救者应根据设备的提示进行操作,直至患者恢复心跳和自主呼吸,或者专业急救人员抵达现场。

微信图片_20250515135055.jpg

AED使用过程中会两次提示要远离患者

- 第一次远离患者:避免周围人影响AED正确分析心律

- 第二次远离患者:避免AED放电时发生触电

两继续

- AED到达现场未准备就绪时,应继续进行心肺复苏。

- 电击释放后,继续心肺复苏。

四、注意事项有什么?

1、粘贴电极片前,请确保患者胸前区域皮肤干燥且清洁。

2、电极片应与患者皮肤保持良好接触,若患者胸部毛发浓密,施救者需迅速剃除,以便电极片紧密贴合。若备有两套电极片,可先利用一套辅助清除胸部毛发。

3、如患者胸部装有起搏器,粘电极片时应避开起搏器。在使用AED除颤时,应避免危险环境,如水中或潮湿环境导电、存在易燃物质等,以确保安全。

4、对于8岁以下或体重不足25公斤的儿童,应优先使用专为儿童设计的电极片。

5、现场有两名以上施救者时,应配合实施心肺复苏和电击除颤,一名施救者持续胸外心脏按压,另一人负责操作 AED。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急诊科简介

微信图片_20250515135057.jpg

急诊科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重点建设科室之一,承担医院及周边百姓急、危、重症患者的综合救治工作;现有医护人员21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8人,初级职称10人。设有抢救室、留观室、输液室、重症监护室、诊室(急诊眼科1个、急诊全科1个)等多个功能区,开放床位14张、输液椅12张,配备有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心脏除颤仪、心肺复苏机、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高流量湿化氧疗仪、床边血滤机、全自动洗胃机、血气分析仪、肺功能检测仪、纤维支气管镜、亚低温治疗仪、眼压仪、裂隙灯、蜡疗机、红外线治疗仪、疼痛治疗仪、空气波治疗设备等多台治疗及抢救设备,具备开展应急医疗救治及中西医结合诊疗工作。

急诊科开通生命绿色通道,实行24小时开放式工作制,可熟练完成心肺复苏术及各类急危重症抢救,对各类眼科急症、高血压危象、急性心律失常、脑血管意外、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重症肺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危象、各种原因的休克、急性创伤、清创、缝合、换药等危重病的抢救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电话:68688877-6636

地址: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门诊一层西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