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科研教育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科研教育

科研教育

科研动态

中医眼科人才培养新思考—访谈接传红教授

发布时间:2025-02-06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近日,依据中国中医科学院社会实践活动安排,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科教处的大力支持下,我院研究生开展的《名中医传承访谈—中医眼科人才培养新思考》项目,对首都优秀名中医、中医眼科专家接传红教授进行了深入访谈。接教授作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的第一位硕士,传承首都国医名师高健生教授的学术思想,并结合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刻的学术思考,针对中医眼科人才培养及中医眼科事业的传承与发展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与建议。

一、名医之路:中西结合,矢志不渝

接传红教授,中共党员、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首都优秀名中医,获科技进步奖等诸多奖项,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现任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眼科分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名誉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药协会眼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中联眼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微信图片_20250208113631.jpg

接教授的医学之路始于40年前,她出身校园,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出于对医学的热爱和兴趣,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医学专业,并考入了辽宁中医学院。在学习过程中,接教授直面各种困难与挑战,更加努力学习中医知识,并最终考入首都国医名师高健生教授的门下,从此深耕于中医眼科领域。

接教授创建国内首家糖尿病眼病防治中心,并担任临床科室主任二十年,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面,接教授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她主张将中医辨证论治与现代医学技术相结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二、中医眼科:机遇与挑战并存

接教授认为,中医眼科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中医眼科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更多的年轻人才加入。目前,中医眼科人才的培养体系还不够完善,缺乏系统的教材和教学方案,导致中医眼科人才的培养存在一定的困难。其次,中医眼科的科研水平有待提高。中医眼科的研究需要更多的临床数据和科学证据来支持,以提高中医眼科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最后,中医眼科的发展需要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中医眼科的优势在于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而现代医学的优势在于精确的检测手段和微创手术技术。将两者相结合,可以取长补短,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三、人才培养:新思路,新方向

接教授对于中医眼科人才培养提出了以下几点新思考:

1、注重中医基础理论的传承:中医眼科人才的培养要从基础教育做起,重视中医基础知识和经典的学习。学生需要通过学习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知识,建立起扎实的功底,为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医眼科人才的培养要注重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需要多临床、多思考,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并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解决临床问题。

3、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中医眼科人才的培养要注重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学生需要具备科研意识和能力,临床中遇到问题多思考、多看书、查阅文献,开拓视野,积极主动开展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推动中医眼科的学术发展和临床实践。

4、培养中西医结合的人才:中医眼科人才的培养要注重中西医结合,既要掌握中医眼科的优势和特色,又要学习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学生需要具备跨学科思维,能够将中医眼科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接教授强调,要培养学生对眼科的热爱,激发他们对中医眼科事业的热情,并鼓励他们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新方法和新思路。同时,也要注重医德医风的培养,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5、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医眼科人才的培养要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理念,提升中医眼科的国际影响力。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英语水平和国际视野,能够与国际同行进行交流和合作。

四、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展望未来

接教授对中医眼科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她相信,在一代代中医眼科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医眼科事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她希望中医眼科能够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支持,为更多患者带来光明和希望。同时,她也鼓励有志于中医眼科的青年人投身到这一伟大的事业中来,为中医眼科的发展贡献力量。

接传红教授的访谈为我们揭示了中医眼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相信在更多中医眼科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医眼科事业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微信图片_2025020811363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