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庄曾渊名老中医工作室

名老中医工作室

名老中医工作室

庄曾渊名老中医工作室

庄曾渊

发布时间:2018-08-15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庄曾渊,男,1939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主任医师,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第四批、第五批、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专家。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眼科杂志主编,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编委,享受政府专家特殊津贴。

  庄曾渊1963年于上海中医学院毕业后到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眼科工作,荣幸地拜唐亮臣老大夫为师。唐老对中医眼科理论深有研究,推崇“目之有轮,各应于脏;脏有所病,必现于轮”之说。唐老强调整体辨证,在老师的指导下,庄曾渊也重视中医基础理论与中医眼科临床实践相结合。庄曾渊认为李东垣提出的“脾胃虚则九窍不通”对眼科的影响较深,李东垣注重元气,以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重视气机升降理论,强调顾护胃气等的学术思想对庄曾渊影响颇深。在临床实践中,结合清阳不升,目昏不明的认识,庄曾渊发现补中益气汤、助阳活血汤用于治上睑下垂、高风内障、白翳内陷、视疲劳等切实有效。另外庄曾渊发现,刘完素倡导的玄府学说在中医眼科也应用广泛。受“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的启发,庄曾渊把病理性近视眼底改变、漆裂纹和新生血管形成的病机归咎于津血不足,脉络失于濡养,应用养血滋肾、清火止血的治法,对稳定病程进展,减轻病损有一定作用。在老年性眼病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认识上,庄曾渊受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思想的启发,在对老年人进行治疗时常用滋补肝肾、滋阴降火之杞菊地黄丸、归芍地黄丸或知柏地黄丸等方,在滋阴降火的同时,口干咽燥、心烦失眠、头晕耳鸣等症状亦能得到改善。庄曾渊还应用朱丹溪《相火论》观点解释临床应用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多由于相火妄动,可用滋阴降火的方法治之;在长期应用中出现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反馈抑制导致的激素分泌不足进而出现的激素依赖,宜温补肾阳,这是由于“火内阴而外阳”。而在治疗中,无论滋阴还是温阳都应注意阴阳互根,用药时注意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以达到阴阳平衡。

  庄曾渊重视学习现代医学,先后于1973-1974年间在北京协和医院眼科进修于1981-1983年间作为访问学者到日本国大阪大学医学部研究葡萄膜炎免疫病理学。而后开展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眼科免疫性疾病和眼底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研究,重点对Behcet病、春季角结膜炎、视网膜色素变性、老年性黄斑变性、高度近视眼底病变和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等疾病进行了长期观察。免疫性疾病如内因性葡萄膜炎等尚属难治病,而庄曾渊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的指导下,有很多成功的病例报告。

  庄曾渊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参加“著名中医陆南山诊治经验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获1993年度中医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参加“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获得中医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 补肾益气养血中药抗感光细胞凋亡及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研究”获2009年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课题“血虚证视功能和视网膜血循环的研究”、“视网膜色素变性基因型和临床证侯的相关性研究”、“活血中药对视网膜脉络膜血流及平滑肌细胞舒缩影响的分子机制研究”等项目。1999年获得北京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0年被评为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主编《今日中医眼科》第1、2版,其中第1版于2001年获得第十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三等奖,还主编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庄曾渊实用中医眼科学》等图书;参编《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标《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系列标准》,并于2006年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三等奖。